Member-only story
《皮囊》【外來者】
文生經過某個化學實驗室,特意加快腳步,幾乎已經是小跑步了。超越了那些她也說不出名字、像瓦斯桶的工具後,才漸漸恢復原來的速度。一邊聽著輕快的爵士樂,悠閒的穿過這街區。
她走路輕快隨意的步伐和這裡的居民很不一樣。
天天看著文生的背影,認出是上禮拜在郵局排他在前面的女孩,她寄信前才想到忘了把單據印出來,轉過頭示意讓天天先處理事情。他心想:怎麼會有人來辦事還不知道要先將文件整理好?
文生走進咖啡店,抬頭看了價目表ㄧ眼:「咖啡1號」、「咖啡2號」、「咖啡3號」⋯已經喝了十幾年的黑咖啡,她不太介意是什麼等級的,更不想耽誤後面排隊的人,因此每次想換樣式的時候又改口:「請給我ㄧ杯美式咖啡,中杯,熱的,謝謝。」
美式咖啡,這是最不會出錯的選擇。
但是1、2、3各自代表什麼?
她說的句子總是短短的,事前先在腦中構思的句子 — — 「您好,我要一杯中杯的美式咖啡」,然後應該先說「熱的」還是先說「中杯」?太長了,不知道怎麼完整表達出來,只好說:「美式咖啡」、「中杯」、「熱的」,每次點完餐女孩就會覺得一陣羞愧,想著自己又不是不懂這裡的語言,既沒有智力不足也不是閱讀障礙,為什麼就無法好好的把簡單的句子說出來?
她擔心這裡的人會覺的她很笨。
「小姐,內用還是外帶?」
「內用,謝謝」
或許不應該稱她「女孩」了,文生已經三十歲了,只是對「輕鬆之地」的人而言,她看起來起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。
而天天是個大四的學生,他也以為他們的年齡相當。
文生用帆布袋裝了一本波特萊爾詩集、一個筆記本,即使用不著還是抓了舊城市的兩百元放在口袋,就到咖啡廳消耗她的上午時間。抬頭看到年輕的男店員,不就是上週在郵局遇到的男孩?她禮貌性的對他點頭微笑,男孩也回以點頭。
繼續埋首已經被翻爛的書。
在這裡,文學作品基本上是被禁止的,但前三個月文生被組織允許按照自己的方式活。此時,她還不認識「輕鬆之地」。
天天在咖啡廳看過文生很多次了,她總是拿著一個軟軟爛爛的白色布包(在文生的世界裡稱為「帆布袋」),永遠點「中杯的熱美式咖啡」,其實她用不著這麼辛苦的唸出句子,在這裡只要說「2號」即可,這裡一切都已經有了規範,甚至不用說「請」或「謝謝」!
遠遠的看著她走近櫃檯,他都可以直接為她做好咖啡,但負責點餐的同事基於規則,當然還是會問文生要點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