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從一個讀者的角度來看1111書店歇業潮

Chin
Nov 11, 2020

--

巴黎五大旁邊的書店,書的金額都不高,有的還只要一歐元

身為一個普通讀者,我怎麼看待這件事?

我知道寫這樣的文章不太符合「政治正確」,僅是以喜歡閱讀的人的角度來說一下我對於此事的看法,我的工作多少也有接觸到出版社和文字工作產業的人員,不是工作的主軸但有稍微有些瞭解。我會分以下幾點說我的想法

  1. 閱讀也是種娛樂
  2. 獨立書店的存在必要性。
  3. 我記憶中/印象裡的獨立書店是否符合其存在目的
  4. 1111並不是一個獨立事件

閱讀也是種娛樂

身為一個喜歡看書的人,買書的開銷在我各項支出中是最大的比例,但「閱讀」這件事情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娛樂,並沒有比較高尚而只是多種娛樂中的一種選擇。有不少人在看表演、音樂會、電影也會選擇早鳥票、團體票或評估刷哪張卡便宜,難道這些行為是錯誤的,或是其他藝文活動相較而言比較「低級」?

說說獨立書店的存在

大部分的獨立書店都在苦撐,有的靠著賣咖啡餐點想辦法平衡,我們並不期待任何一個開店做生意的業主應該要以犧牲奉獻、為社會盡一份心力的角度來經營,即使是書店也不應該。以獨立書店來說,書的進價就比網路商城的折扣還高,當然無法參與削價競爭。

新竹科學園區的筆耕小書店店長提到「書本從來就不只是一般商品,書是承載著知識、文化、社會使命、公益或公義的載體」獨立書店依照各自的使命感辦講座、推廣文化,其目的不就是為了讓文化普及?

我曾經也有開書店的夢想,那時也想著「這是一個夢想,當然不會賺錢」。我想像(夢想)中的獨立書店或許有部分像18、19世紀巴黎的沙龍聚會⋯⋯他會聚集理念雷同的讀者,在選書上也會有獨特性。

我記憶中/印象裡台灣的獨立書店是否符合其存在目的

我個人的印象和逛過的少數(但都是有名氣)的獨立書店並不符合我想像。我知道現實的經營會有許多困難,但就僅是以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看,是令人失望的。

我也曾經想支持某些獨立書店的理念,特別辦了會員卡,繳了會員費要來消費,才發現選書並不符合所想。金額折扣就不用說了,本來就只是為了支持。也就是消費者的感受是:不見得買得到想要的書,而且第二順位的書籍明顯比連鎖書店高。(不用和網路比較)

--

--

Chin
Chin

Written by Chin

曾任職於媒體,現為創業者, 依然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式活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