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多少人活著卻如同死去

六月是台灣畢業季,近日在路上看到許多年輕人拿著花束,特別有感覺。

Chin
5 min readJun 7, 2019

標題取自汪峰《存在》中的歌詞,故先來播放歌曲。

在畢業季許多人因為跨入另一個階段而對未來充滿期待,但有多少人在學生時期就擅用自己的時間對未來進行規劃?若只是每天玩樂等待畢業,又如何在畢業那天突然有美好光明的未來?

Photo by A. L. on Unsplash

我出社會後在職場遇到的人有太多都只是混時間等吃中餐、等下班、等下次放假,日復一日,即使很認真於工作的人其實也不像為自己而活,他們並沒有一個具體的計畫。

我有時也在想是否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讓人們失去夢想?

對大部分的人而言,努力工作、維持家計只是一種活著的責任,並不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理想中的生活。也有人說:人們不能選擇出生的時間,卻能選擇死亡的時間。前提是不論宗教道德,而你剛好是荷蘭人。

我曾擔任影子寫手撰寫勵志書,要說出冠冕堂皇的話對大家而言都很容易,看小學的畢業生致詞就能說得很厲害,但是實際上如何善用時間,活出生命的意義卻只有少數人能做到。我自己也經常感到很徬徨,有時半夜驚醒才想起:「原來我早就超過25歲」、「我現在怎麼會在這裡?」。

或許我的生活也和原來預期的不一樣,只是很幸運,至今還不需要「委曲求全」的過日子,能依照自己的意思活,而且還不至於餓死!但要我分析原因,真的只能說我是幸運的。

一段時間結束,對我們是否有意義

小學之後,我就沒參加過自己的畢業典禮,我一直相較同年人更悲觀,特別能感受到「時間」帶來的壓力,從來不覺得一段期間的結束有必要慶祝,小學畢業想的是進中學後將不斷有考試。

--

--

Chin
Chin

Written by Chin

曾任職於媒體,現為創業者, 依然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式活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