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的巴西里約奧運開始不到一個禮拜,媒體在奧運開始前不斷播放一個議題 – —巴西政府為了不讓世人看到里約的貧民窟,而將其掩蓋了。
所有的運動比賽其實都關係著政治
例如位在里約熱內盧北邊、住著許多貧民的馬雷(Mare)區,當地政府宣稱為了阻隔噪音蓋了一道高牆,但事實上當地居民都知道是為了讓觀光客從里約北部機場下機,做其他交通工具往南方走時,不會看這個城市真實的面貌。這個說法最明顯的證據是,這面牆在經過政府新建的學校時,這面牆卻變成了透明玻璃。
簡單的解讀為巴西要向世人顯示的是南美洲國家有舉辦奧運的實力,這是屬於他們的奧運夢。就在八月五日奧運開幕會的同時,場內是來自世界的運動好手、全世界的媒體強力播放著帶有歡樂氛圍,被稱為“很巴西”的開幕典禮;場外卻是大批抗議人潮,顯示巴西人民對於政府不正視國內經濟、民生問題,而大費公帑舉辦奧運十分不滿⋯⋯
全世界的人都無法否認巴西為了像世人彰顯自己,選擇忽略了自己的人民。
而就在不久前,巴黎舉辦了歐洲盃的足球賽。
大部分的人或許沒有注意到一則新聞:巴黎政府就在舉辦歐洲盃的期間規定,超過20年(1997年以前生產)的老爺車不得進入巴黎的區域內,違法須負35歐的罰款。在歐洲開車齡高的車是很常見的,這規定也影響著10%的法國車。
而當媒體在報導這件事情時,是以正面與認同的角度敘述的。畢竟巴黎的空氣污染很嚴重!
我在觀看這則新聞時,理所當然的聯想到:因為是歐洲盃期間,巴黎政府不想要世人看到車子冒著黑煙的狀況,有礙觀瞻!
或許,把巴西舉辦奧運漠視貧民的做法,和巴黎禁止老爺車入城,放在一起比較是不合理的。但其實兩者都是危害到貧窮人的權利。只是一個一個是歐洲的強國,普遍上看起來民眾是富裕的,因此大家在看待這件事情的時候,就自動忽略了屬於弱勢的那群人。
事實上,巴黎的貧富差距是很嚴重的。大巴黎地區有8個省,既包括全國最富省份上塞納省(Hauts-de-Seine),也包括最窮省份塞納-聖德尼省(Seine-Saint-Denis)。大區共有居民1200萬,其中15%(180萬)平均每個消費單位每月擁有不足990歐元,其中半數連750歐元都不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