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因為「反送中」,我停止寫作幾天

Chin
4 min readJun 19, 2019

--

Photo by Brayden Law from Pexels

每當有悲劇發生,我都無法冷靜的發言或理性的撰寫文章,通常會有一陣子無法在Facebook 貼文,在medium更是如此。

即便撰寫毫無關連的主題亦然,但話說生活中又有什麼事情與政治無關?

人們都說「今日香港,明日台灣」。

身為台灣人,找不到事不關己的理由,家族中那位對政治無感的80歲姑婆也在家族聊天群組轉貼香港近日新聞,並問道:「這會影響我們明年的選舉吧?」看到和我們如此靠近的香港人正為人權奮鬥,很難不省思台灣的狀態。

一方面,也擔心有心人士搭便車操控明年選舉。台灣人要考慮的確實不少,我們要經濟好轉、又在乎意識型態;我們不要被中共控制,又不斷被威脅。根據我們所學,台灣明顯是主權獨立國家,但國際社會卻一直提醒我們「或許這只是你們台灣人的遐想」。

先離題分享我上週和法國朋友聊到幾天前的新聞,西班牙政府引渡台灣94名詐欺犯到中國。我表達自己對此事的失望與不解,法國朋友冷冷地回我:想像一下,若巴勒斯坦的恐怖份子在法國被抓到,我們要送他回母國還是美國?

當下理解,對方意旨:對外國人而言,你們的主權不明確!(但他舉恐怖份子的例子確實是舉錯例)

好比年初法國黃背心,我能夠想像他們對於生活的無奈以及現實社會、法律制度之於貧窮人的不公,卻不能惺惺作態的說自己同情他們。我僅僅能透過自己有限的知識與對法國社會的理解寫了相關文章,可是距離同理心還有一段距離。

對於香港新聞的心情更為複雜,正因為與香港人的靠近,無法輕易的表達理解。他們現在面臨的情境是我目前人生中還未經歷過的,雖然在學生時期也參與過學運,但當時我們面對的風險與決心都不足以與香港人的「反送中」相提並論。確實,台灣政府也無法拿抗議者如何,學運演變的亂…

--

--

Chin
Chin

Written by Chin

曾任職於媒體,現為創業者, 依然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式活。

Responses 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