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人生也不過是場戲

Chin
3 min readOct 6, 2019

--

Photo by Myke Simon on Unsplash

我經常轉換敘事角度撰寫「女孩與男孩」,有時是第一人稱、有時則以第三人稱,女孩與男孩說的不是單指同一個「女孩」與「男孩」。我相信,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很精彩的故事,但或許在過程中這些主角並沒發現自己正經歷著什麼。

有些地方,我或許不會再去了。就怕自己會觸景生情。

巴黎就是如此,那裡曾經是我尋找靈感的城市,現在想起都會心痛。

有時會想起好久以前在瑞士伯恩,那個主動幫我換錢、提行李、送我電車車票的巴黎第五大學學生,我們後來又約在聖日耳曼見面,那段散步路程就是《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》(Dans le cafe de la jeunesse)的場景⋯⋯又如何到了巴黎避開這些地方。

在那裡遇到的總總,都有如戲劇般精彩

曾遇到以為能攜手共度未來的人,之後又失去了對方。當下歷經的痛苦難以言喻,但若以第三人的角度分析,不過只是個很通俗的戲劇手段,這個故事一點也不特別。

如果人生是場戲,而你只要專注眼前

我並不是個負面的人,但我非常討厭雞湯文或是作者試圖要「導正」讀者的思想。每個人生活的難處都只有經歷過的當下才會明白,即使看似很接近的劇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都是不同的感受。

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想法, 「人生如戲」的概念出自於莎士比亞 《皆大歡喜》(As You Like It)中Jaques的獨白,“All the world’s a stage,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.” 世界是個舞台,所有男女只不過是演員。

男孩曾跟我說,不要害怕「未知」而不敢投入,只要盡可能讓我們的「現在」過得快樂!或許當下能100%投入,卻無法說服自己在過程中不擔心何時會失去愛的感覺。

原來我並不是害怕失去某個特定的人,而是害怕自己失去愛的能力和感受。但他(人/感覺)何時離開,確實是無法掌握的,我相信愛情與生命的長度都是神命定的。

--

--

Chin
Chin

Written by Chin

曾任職於媒體,現為創業者, 依然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式活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