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巴黎1號

找到我的靈魂伴侶,希望他也是

Chin
3 min readMay 2, 2019

«before sunrise »3部曲是我覺得最浪漫的電影,包括最後呈現生活中的殘酷。

看這部電影時我還沒發生類似的故事(因為我當時是小學生XD),很難理解怎麼可能在異地遇到一個陌生外國人,就會把他放在心中?但第二部播出後幾年,我剛好長到和第一部主角同齡時,就遇到相似的事。

那年夏天在亞維農遇到獨自旅遊的巴黎男,當時他正在普瓦捷讀電腦及生物的碩士。我應該去看一場戲劇節的表演,但等我發現時已經和他在咖啡廳聊了幾個小時,因此錯過了演出時間。

要去法國前媽媽囑咐我「絕對不能愛上法國男孩」,起因於我十歲時,媽媽夢見二十幾歲的我睡在巴黎地下鐵⋯

眼看天色轉暗,我就跟對方告辭,稱我和朋友約著吃飯。其實我是獨自旅行而且那晚的飯店根本還沒訂,他堅持要陪我走到餐廳,所以我假裝進入一家餐廳。(害我花了不少錢)

離別前我們交換了電話號碼,然後約隔年在巴黎見面。我們通訊了將近一年,但那是好像只能用Skype,某天電話出了問題就斷了聯繫。

我們有一樣的閱讀習慣、音樂喜好也類似,而且家庭背景也很相近。因此即使他的英文不太好,還是能理解他的意思。其實那時我交友只管彼此的興趣,經常忽略了性別。我當時不確定巴黎男對我的感覺如何?

也並不熟知他,只知道他畢業於巴黎第五大學的,後來在普瓦捷大學讀電腦工程和他的阿拉伯名字,但沒有姓氏就不可能查到⋯而我前面幾年人生中也發生蠻多戲劇性的情節,關於這個人的記憶就漸漸消失。

我後來回到巴黎曾經跑到第五大學(Université Paris V – René Descartes)去想像他的年輕歲月。但我當時沒發現自己對他的感覺是否超越友誼,後來想想遠距離是不太可能有純友情⋯人們不太需要一個在遙遠國度,無法隨時關心問候的朋友。

神奇的是去年我在巴黎閒晃,他突然傳whatsapp 問我:「你在哪裡?」。

我竟然自然的回:「11區!」

根本忘了我們有多久沒講話,而且他不可能知道我那時在巴黎,就這樣我們又見了第二次面。

當你真正愛上一個人時,是無法有計畫的。

若你喜歡這篇文章,請幫我多claps幾下!

--

--

Chin
Chin

Written by Chin

曾任職於媒體,現為創業者, 依然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式活。

No responses yet